每年的5月29日被定义为“全球爱足日”,足被称作“人的第二心脏”,脚的健康至关重要,但因部位不如其他器官“重要”而往往被人忽视。足部健康问题由于其发病缓慢、隐秘的特点,很少引起大众的重视。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部健康应该成为每个人都需要关注的问题。
你知道我们的脚有多努力吗?
双脚虽小,却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是人体的“承重墙”和“发动机”。正常行走时,每只脚承受的压力约为体重的1倍;跑步时,这个压力会飙升至体重的3-4倍。如果体重超标,双脚承受的压力将成倍增加,长期如此足弓塌陷、足底筋膜炎、拇外翻等足部疾病便会找上门来。同时,足部出现问题也会影响身体的整体平衡和步态,导致身体为了适应异常的足部受力,引发膝关节、髋关节甚至脊柱的代偿性损伤,进一步影响身体代谢和体重管理。
警惕!这些足部问题正在悄悄“伤害”你
1 足底筋膜炎 症状:足跟肿胀,早上起床或久坐后站立行走的头几步疼痛严重。 病因:由于过度使用足部、不良足型结构、体重过重和正常衰老等造成的足底筋膜疲劳拉伤。
危害: 1. 疼痛影响正常生活:足底筋膜炎主要症状是足跟疼痛,如果忽视病情,可.能导致上楼或走路时疼痛加剧,影响正常生活。 2. 可能导致组织结构改变:足底筋膜炎严重时,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甚至影响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的生物力学。
2 拇外翻
症状:拇趾第一跖趾关节处向外侧偏斜,关节内侧出现明显的骨赘、穿鞋困难。 病因:由于遗传造成的不良足型或长期穿高跟鞋和过于窄小的鞋子。
危害: 1. 诱发关节疾病:拇外翻容易引发创伤性关节炎,影响运动能力,需要进行对症治疗。 2. 影响美观:拇外翻影响脚部美观,长期摩擦容易导致滑囊炎和鸡眼。
3 跟腱炎
症状:足跟后上方疼痛,肌腱两端受到挤压时可有剧烈疼痛和压痛。 病因:足部反复承受过度的压力所引发的疲劳性损伤,穿着不合适的鞋子、突然加大训练量、缺乏有效热身都是引起跟腱炎的原因。
危害: 1. 创伤性关节炎:严重的跟腱炎可能导致软骨细胞更新受阻,引起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2. 跟腱退化:跟腱纤维变形,排序规律混乱,可能导致跟腱退化,症状表现为跟腱疼痛、肿胀等。 3. 骨质增生:长时间的炎症可能导致骨骼发生增生,出现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4. 跟腱断裂:跟腱炎还可能造成跟腱断裂的后果。建议前往医院进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4 扁平足
症状:大部分扁平足患者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可表现为足中部内侧疼痛,向脚踝及小腿内侧延伸,提踵(抬起脚后跟)、长时间站立或步行时加重,休息时减轻。
病因: 1、遗传原因。当父母双方有一人是扁平足,那么遗传后代的概率就很大。 2、过于肥胖。过于肥胖会导致足弓扁平,引起扁平足。 3、穿鞋不当。如果经常穿不合适的鞋子,长时间就会引起脚部发育不完整,从而导致扁平足。
危害: 跟正常足相比,扁平足在长途行走、奔跑时易疲劳,其速度、耐力及爆发力都不如正常足。足跟长时间着地也可压迫足底神经,容易产生足麻、足痛。 1. 儿童及青少年扁平足常伴有足外翻,导致下肢生物力线改变,可能影响下肢及脊柱的正常发育,出现扁平外足、“X”型腿,功能性短腿,严重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 2. 扁平足也会导致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等症状。
5 高弓足 症状:脚底拱起过高,走路不稳、前脚掌痛,严重者脚跟无法着地。 病因:多与神经肌肉疾病相关。 危害: 跟正常足相比,扁平足在长途行走、奔跑时易疲劳,其速度、耐力及爆发力都不如正常足。足跟长时间着地也可压迫足底神经,容易产生足麻、足痛。 1. 儿童及青少年扁平足常伴有足外翻,导致下肢生物力线改变,可能影响下肢及脊柱的正常发育,出现扁平外足、“X”型腿,功能性短腿,严重者可能出现脊柱侧弯。
2. 扁平足也会导致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等症状。
日常护足,从细节做起
health
免责声明:
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