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针极肌电图之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
时间:2024-4-24
点击数: 124
字体:
作者:
针电极肌电图研究的是运动单位的整合性,即检查整个运动系统主要是下运动神经元,即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肌电图检查采用的是同芯针电极或单极针电极,插入所检查肌肉,分别记录肌肉于放松时自发电活动和肌肉被激活时运动单位电位变化情况。在肌肉放松时,针电极所记录到的电位叫自发电位(spontaneous activity)。插入或移动针极时所记录到的电位叫插入电位(insertional activity)。当肌肉做自发收缩时所记录到的电位叫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s)。运动单位电位是肌肉随意收缩时最小功能单位,当神经失去对肌肉支配或肌肉本身发生病变而影响其结构和功能时,都将会反映在运动单位电位的变化上。这里先介绍一些常见肌肉解剖定位和进针部位。

上肢神经支配肌肉()正中神经支配肌肉
1.拇短展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 APB)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臂丛内索、下干和C8~T1神经根。
(2)进针部位:掌心向上,于第1掌指关节和腕掌关节连接线中点处偏桡侧处进针,针尖向拇指方向稍微倾斜,进针不宜过深
(3激活方式:拇指外展
(4)注意点:①如果进针太靠内侧,就会扎入拇短屈肌,而此肌肉既接受正中神经支配,又接受尺神经支配。如果进针太深,就会扎人拇收肌,而此肌肉由尺神经支配。
(5)临床应用:此肌肉是检查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最常用的记录部位,其异常可出现在由于腕管综合征、旋前圆肌综合征、臂丛内索、下干损害、C8-T1前角和神经根病变所导致的轴索损害,但在前骨间神经病时,此肌肉正常。
2.旋前方肌(pronator quadratus )
(1)神经支配:前骨间神经,正中神经,臂丛侧索和内索,中干,下干以及C7C8~T1经根。
(2)进针部位:掌心向下,在桡骨和尺骨茎突中点向上三横指处向桡侧方向进针 。
(3)激活方式:前臂屈曲位时旋前。
(4)注意点:进针不能太深,否则会扎入指浅屈肌。
(5)临床应用:此肌肉在腕管综合征时正常,但它是前骨间神经支配的最远端肌肉,在前骨间神经损害时此肌肉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在影响到近端正中神经损害的病包括旋前圆肌综合征,C7C8T1前角和神经根病变时也可以出现异常。
3.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 )  
(1)神经支配:前骨间神经,正中神经,臂丛侧索和内索,中干和下干以及C7C8~T1神经根。
(2)进针部位:首先触摸到桡动脉搏动,然后在桡动脉搏动处近端5~7cm并向桡侧1~1.5cm处进针 。
(3)激活方式:屈曲拇指远端。
(4)注意点:①进针不易太靠内侧,否则,容易扎到桡动脉。如果进针太浅,就容易扎到指浅屈肌上。
(5)临床应用:腕管综合征时,此肌肉正常。在前骨间神经损害时,此肌肉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在影响到近端正中神经纤维损害的疾病包括旋前圆肌综合征,C7Cg~T1前角和神经根病变时可以出现异常。
4.指浅屈肌(flexor digitorum superficialis )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臂丛侧索,内索,中、下干和C7C8T1神经根。
(2)进针部位:前臂掌侧面肱二头肌肌腱远端7~9cm,中线内侧2~3cm处 。
(3)激活方式:手指第2-5指骨屈曲。
(4)注意点:如果进针太靠桡侧,可能扎到桡侧腕屈肌上。如果进针太靠尺侧,可能 扎到尺侧腕屈肌上。如果进针太深,可能扎到指总伸肌上。
(5)临床应用:旋前圆肌综合征,臂丛神经病和C7C8T1神经根损害时,此肌肉可出现神经源性损害。
5.第 23指深屈肌(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
(1)神经支配:前骨间神经,正中神经,臂丛侧索和内索,中干,下干以及C7C8神经根。
(2)进针部位:前臂屈曲,并且垂直于桌面,此时在尺骨鹰嘴远端5~7cm并向尺侧进针,位置较深,约为3~4cm 
(3)激活方式:屈曲示指、中指。
(4)注意点:如果进针太靠前臂内侧面,就会进到尺侧腕屈肌,而它是由尺神经支配。
(5)临床应用:此肌肉异常可见于前骨间神经损害,旋前圆肌综合征,C7C8前角和神经根病变。
6.桡侧腕屈肌(flexor carpi radialis)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臂丛侧索,上干,中干和C6C7神经根。
(2)进针部位:前臂旋前,掌心向上,在肱骨内上髁和肱二头肌肌腱连线中点向远端三到四横指处 。
(3)激活方式:先屈曲腕部,然后再使前臂向桡侧偏斜。
(4)注意点:①如果进针过于靠近端即肘横纹,则容易扎入旋前圆肌里。如果进针过深,则会扎到指浅屈肌里。
(5)临床应用:当腕管综合征确定以后,常规需要检查桡侧腕屈肌以排除近端正中神经病。当旋前圆肌综合征,臂丛侧索损害,C6C7前角细胞损害或神经根损害而影响到正中神经纤维时,此肌肉可以出现异常。
7.旋前圆肌(pronator teres)
(1)神经支配:正中神经,臂丛侧索,上干,中干和C6C7神经根。
(2)进针部位:前臂旋前,掌心向上,在肱骨内上髁和肱二头肌肌腱连线中点向远端两横指处 。
(3)激活方式:前臂旋前。
(4)注意点:①如果进针太靠桡侧,有可能扎到由桡神经支配的肱桡肌上。如果进针太靠尺侧或稍微靠远端,则可能扎到桡侧腕屈肌上。
(5)临床应用:旋前圆肌是正中神经支配的最近端一块肌肉,正中神经在此肌肉的两个头之间进入前臂,如果在此处受压,就可以出现旋前圆肌综合征。当臂丛侧索损害,C6C7前角病变或神经根本病变时,可出现此肌肉异常。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及公益活动通知,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