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微博博主:儿科医生宫红梅
便便的性状、次数、颜色等,也是判断宝宝健康与否的依据。那么,宝宝拉什么样的便便是正常的?拉什么样的便便是不正常的呢?
这些便便很正常:
1. 奶瓣便便 有奶瓣的便便,其实就是没有消化掉的脂肪。妈妈需要注意喂养的量和自己的饮食即可。
2. 油状物便便 这种情况常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因为妈妈饮食过于油腻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妈妈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荤素搭配。
3.绿便 出现了绿色便便,不是因为妈妈吃了太多绿色的蔬菜导致,而是以下几种原因:
①吃含加强铁的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中是添加了铁元素的,如果宝宝没有把铁质吸收掉,就会使大便发绿。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
②没吃饱
宝宝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出现绿色大便。妈妈注意宝宝的饥饿需求,可以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
③受凉
宝宝吃的奶有点偏凉了或者宝宝的腹部、脚部受凉都可能使大便发绿。受凉会导致肠道蠕动过快,所以呈现绿色,秋冬季节注意保暖。
4. 泡沫便便 泡沫便便属于糖代谢不完全的产物,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纯母乳宝宝,前奶多,后奶少;② 宝宝乳糖不耐受;③妈妈甜食、淀粉类食物(南瓜、红薯、土豆等)吃得多;④ 已添加辅食的宝宝,是因为淀粉类食物添加太多;
5.便便臭 拉的便便特别特别臭,属于蛋白质摄入过多,消化不掉导致。
以上情况多与消化不良有关。消化不良并非是生病了,主要原因是宝宝消化系统发育还未完全,比较容易因饮食不当等因素而引起消化不良。只要宝宝精神状态好,生长发育情况良好,没有其他异常,就不用担心。此时,妈妈要多从宝宝的饮食以及喂养方面找原因。
【真正的问题便便】
虽然宝宝大部分时间里,便便都是正常的,可以放宽心,但如果出现了以下几种情况,最好能上医院。
1. 粘液便 粘液便就是看上去便便黏黏的,像痰一样。如果宝宝出现黏液便,仅有少数几次,饮食、精神都是正常的,没有肚子痛,可能就是肠道受到了轻度刺激后的反应,属于身体的自行调节,无需担心。
如果同时还有其他症状例如:大便中有血,或者脓液(腥臭味);腹痛、腹胀、频繁呕吐,或者大便中粘液持续时间超过两天,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
2. 蛋花汤样便便 遇到病毒性肠炎后,宝宝的粪便呈现黄色,水分多、粪质少,如果宝宝精神状态也不佳,则需要及时医。
3. 豆腐渣便便 霉菌性肠炎,便便为黄绿色带粘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形状,表示宝宝可能患有霉菌性肠炎,需要就医。
4.红色便便
①鲜红色,成因:如果大便外面包着血,可能是便秘;如果和血混合,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②暗红色,成因:肠道里面有不正常的组织或息肉,读到这里别害怕,去看医生就好。
5.黑色便便 可能是高位的消化道出血,(未添加辅食的宝宝)大便之所以呈现黑色,是消化道出血把便便染上了颜色。
6.灰色便 正常的大便因为有胆汁,所以会呈现黄色或绿色,但如果大便呈灰白色,看上去像白陶土,这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要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
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