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养生重在防暑养心健脾
时间:2024-7-23
点击数: 51
字体:
作者: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

今天15时44分

我们迎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今年的大暑处于三伏天的初伏末、中伏里。俗话说:“夏有三伏,热在中伏。”进入大暑后全国从南到北都处于早晚温差最小、全天气温最高的状态。很多地方的体感温度会达到40摄氏度或更高~

据气象预计,今日气温27℃~36℃,高温天“霸气”登场。宿州开启“烧烤模式”。

天气过热易中暑,贪凉又会引起风寒感冒,过于湿热的环境还易诱发风湿病。

因此,大暑养生应尤其注意防暑、防湿、防寒。

晚睡早起养神

晚睡早起是顺应夏天自然气候的养生方法。

大暑节气,适当晚睡没错,但不应迟于23时。睡前洗个温水澡,有利于祛除湿热,增进睡眠。

提倡早起,但也不必过早,比平时早半小时即可。

有午睡条件者,每天中午最好能睡上半小时至1小时的午觉,以缓解浮躁烦闷的情绪,使阴阳调和,精力恢复。


勤加换洗祛病

暑伏天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这与汗出增多和高温易滋生细菌等诱因密切相关。

因此,日常要勤洗、勤换贴身衣物,不可久穿湿衣,避免汗疹、荨麻疹、痈疖、过敏性皮炎、痱子等疾病的发生。



适当出汗祛湿

暑湿侵害人体会出现口中黏腻、头昏脑胀、肢体困重等症状,有些人会出现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口中黏腻等不适,甚至旧病复发。

 适当出汗有助驱除体内多余的湿气,年轻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极拳,都是适合的运动。

睡前用热水泡脚,也能加速湿气排出,还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适当吃肉补虚

暑伏高热逼人,即使正常人也会“无病三分虚”,故食谱中应适量增加各种营养成分。

肉制品应以鱼肉、鸡肉、鸭肉、瘦猪肉等为首选;而植物蛋白可以从豆制品中获得;牛奶营养成分充足,每日摄入量宜在100~120毫升左右。

暑伏天的食谱应注意膳食均衡,清淡多样易消化,对阳虚体弱者可适当加入一些生姜等有生阳散寒功效的食材。


切忌贪凉

盛夏解暑是必需的,但无节制吃冰棍、喝冷饮、长时间对着空调吹、运动后立即冲凉,长期如此,身体会出现明显的寒象,如精神萎靡、身体畏寒、四肢冰冷、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即发作但会潜伏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在空调房上班的白领,着装需适应户内外温度差,户外要透气防晒,室内要外搭披肩、空调毯。

日常还应避免使用冷水洗浴、洗头、洗脚,也不应久坐或久居阴冷潮湿之地。

如需消暑,不妨适量选择如绿豆、冬瓜、黄瓜等,或荷叶、竹叶、玉米须、莲子心等具有清热解暑功效的药食同源之品。或者服用热茶,以利于汗腺排汗,达到散热的效果。

即使服用凉茶,也应常温服食或趁热适量饮用,而不应选择冰镇之品。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