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来了乳房也跟着痛?别慌,听听医生怎么说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胸部胀痛,走路骑车都会痛,胸部碰都不敢碰,连穿内衣都成了酷刑……,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可能都经历过这种姨妈痛”。乳房痛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是乳腺癌的前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乳房、月经和乳腺癌的那些事儿。
01
乳房疼痛,月经周期的“晴雨表”
乳房疼痛,医学上称为“乳痛症”,是很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都会经历的症状。
这种疼痛通常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表现为月经来潮前乳房胀痛、触痛,月经来潮后症状缓解或消失。
这是因为在月经周期中,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雌激素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而孕激素则会导致乳腺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引起乳房胀痛。
02
乳腺检查,避开月经期!
有些姐妹觉着乳腺疼痛的厉害非常害怕,不知道是不是得了乳腺癌。立刻跑到医院检查,这时医生会告诉她乳腺检查尽量避开月经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正如上文所述,月经周期的激素变化会导致乳房充血水肿、增生,从而影响触诊和彩超检查的准确性。
因此在进行乳腺检查时,选择合适的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乳腺的最佳检查时间月经来潮后7-10天,此时雌激素水平较低,乳腺组织相对松软,更容易发现病变。
03
月经周期与乳腺癌有关吗?
那么这种随着月经周期出现的乳房疼痛会导致乳腺癌吗?
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包含很多复杂因素,比如遗传、环境因素、炎症、情绪等等。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体内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月经周期中,这两种激素的水平会周期性波动:雌激素在月经周期的前半段(卵泡期)逐渐升高,促进乳腺细胞生长。孕激素在月经周期的后半段(黄体期)升高,为可能的怀孕做准备。
这种周期性的激素变化会刺激乳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增加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风险,从而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生概率。从现实中看,乳腺癌患者的发病年龄一般都在40岁以上的女性中,从月经初潮到发病,随着每个月经周期雌孕激素对乳腺的反复刺激,间接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同样的原理,月经初潮早(小于12岁)和绝经晚(大于55岁)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月经初潮早意味着女性暴露于雌激素的时间更长,而绝经晚意味着乳腺组织受到激素刺激的时间更长。
此外,月经周期不规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可能导致激素水平紊乱,而激素紊乱可能增加乳腺癌患病的风险。不过,这方面的研究还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0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月经周期是关键!
癌细胞是我们体内不受控制生长的变异细胞,而这些癌细胞可能会表达特定的分子或者蛋白,依据乳腺癌细胞的分子特性进行的分类方法称为"分子分
对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刺激有反应的乳腺癌我们称之为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
因此,对于已经确诊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月经周期中的激素波动可能会影响这些肿瘤的生长速度。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根据乳腺癌患者的月经状态(绝经前或绝经后)来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病情高危绝经前患者通常采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控制月经,让月经停止)联合内分泌药物治疗。
而绝经后患者通常采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体内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的药物)等药物进行治疗。
总之,都是通过控制体内雌激素来控制乳腺癌细胞的方法。
05
关爱乳房健康,从日常做起。
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建议20岁以上女性每月进行乳房自检,40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熬夜、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关注乳房变化:如果出现乳房肿块、乳tou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虽然月经周期本身并不是乳腺癌的直接病因,但它通过影响激素水平,可能间接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对于女性来说,关注月经周期的变化、定期进行乳腺检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乳腺癌的重要措施。
如果你有乳房疼痛、肿块或其他异常症状,或者有乳腺癌家族史,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检查和咨询。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乳腺癌的关键!
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