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易胖体质一员,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灵魂拷问:为什么有的人怎么吃都不胖,有的人喝凉水都长肉?瘦和胖其实都是一种具有多基因成分的遗传特征,一直保持较瘦身材和患有严重肥胖症都是可遗传性性状的表达。换句话说,有一种胖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由基因决定的。中医也认为:“吃”与“肥胖”之间有着直观的因果关系,但基因调控在肥胖的遗传传递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肥胖的发生与发展。在减肥过程中,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因体质而异。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首次记载“肥人湿多,瘦人火多”。历经演变,现在一般称为“肥人多痰,瘦人多火”。痰湿体质的人更容易发胖。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中说:“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亦也。叔和云:多食亦肌虚,此之谓也。”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这种胖很明显是吃出来的,常见于年纪轻、正处于发育期、胃口特好的人。他们的胖是比较结实的,主因就是饮食过量。只需要控制食欲、加强运动就可以了。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因为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以这类人对食物没有欲望,食量很小,吃不下,也不容易有饥饿感,自然体形也是瘦弱,瘦小的。“少食而肥型”,就是我们说的“喝凉水都长肉”的那种人。这是典型的脾气虚,而湿气盛。脾气虚、代谢能力弱,每天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身体中应该由我们脾气运化,升清降浊,把那些多余的湿浊应该代谢出去,而现在脾虚,本来应该消耗出去的“脏东西”就停在身体里,李东垣称其为“邪气盛”。这种停留在人体内的“脏东西”,中医叫“痰湿”,所以吃得少但又长胖的人,一般体内都有痰湿。对于这类喝凉水都长胖的人,减肥总是很难成功。因为“脾气虚”这个问题并不能通过单纯的饥饿节食、或者用腹泻来改善。需要通过补脾祛除痰湿的办法来减肥。
大多数表现为大腹便便,是因为脾胃运输转化功能相对不足,导致体内水液无法正常分布疏散而造成痰湿。痰湿者血液浓稠度较高,脑部供血不足,因而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下降。尤其脾虚者早上反而容易想睡觉;皮肤毛孔也是人体代谢通道之一,痰湿者的皮肤代谢物往往比较油腻、粘稠,极易形成青春痘;舌质颜色淡,整体比较胖嫩,舌边能看到成排的牙印,舌苔比较厚,常常显得白腻;首先是要防止寒凉、在饮食上要忌生冷的食物,饮品。生活的环境也同样要忌寒凉。第二是要少吃甜食和酒,因为甜腻的食物,酒类,容易影响脾的运化。
第三是饮食不能吃太饱太复杂,一顿饭种类太复杂,吃得太多,脾胃运化自然会困难,长久脾气肯定越来越虚了。最后是要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运动对脾气的升发有很好的作用,所以适当的运动是有助于健脾。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