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当药片失效后:皖北总院神经外科用"脑内遥控器"帮助帕金森患者重启大脑
时间:2025-6-25
点击数: 76
字体:
作者:

“以前最怕儿子突然倒地抽搐,连睡觉都不敢睡太沉。”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东区——宿州心脑血管病医院(以下简称“宿州心脑血管病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的病房里,陈妈妈(化名)紧握着儿子小轩(化名)的手,眼眶泛红。

13岁的小轩从6岁确诊癫痫后,每月都要经历10余次不受控制的发作。摔倒时磕破的膝盖、咬破的嘴唇,还有随时可能发生的窒息风险,都像是沉重的乌云笼罩了这个家庭整整七年。

陈妈妈带着小轩辗转多家医院,尝试过十余种抗癫痫药物。

但药物副作用导致小轩记忆力明显下降,频繁的癫痫发作却没有任何改善,依然如影随形。“吃药吃到头晕眼花,可发作还是说来就来。”陈妈妈无奈地说。

当医生最终确诊小轩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时,陈妈妈几乎陷入绝望。

经过一番打听后,她带着小轩来到了宿州心脑血管病医院寻求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神经外科一病区徐傲医师表示:“全球约6500万癫痫患者中,像小轩这样药物治疗无效的高达30%。像小轩这种情况可以接受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治疗,就像是给大脑安装了一个智能‘稳压器’,非常适合小轩的情况。”

陈妈妈在与家属进行沟通后,决定接受徐医师的治疗方案。

手术当天,徐医师在小轩左侧颈部切开一个仅2-3厘米的切口,将电极轻柔缠绕在迷走神经上,再在胸口皮下植入火柴盒大小的刺激器。这台无需打开颅骨的手术,不仅风险低,更重要的是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可能对儿童记忆和发育的影响。

术后复查的时候,陈妈妈十分激动地说道:“发作次数减少了近七成!而且孩子不仅肢体抽搐明显缓解,连脾气都变得温和了。”

“这个刺激器就像一个‘小卫士’会24小时监测脑电活动。”徐傲医师演示着遥控器,随着参数调整,刺激器开始向迷走神经发送特定频率的微弱电流。这些电流如同训练有素的“神经交警”,将大脑中紊乱的电信号重新疏导归位。“通过无线技术,我们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随时调整电刺激的强度和频率,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