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P检测——“说不清”的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男性生殖系统的一个腺体)发生的炎症或感染。它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问题之一,尤其在50岁以下男性中多发。
前列腺炎主要分为几种类型:
1.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骤,症状严重(如高热、寒战、排尿剧痛、尿频尿急)。
2.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反复发作的细菌感染,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或反复。
3.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P/CPPS):*最常见类型,原因复杂(可能与炎症、神经肌肉、免疫、心理因素有关),症状以骨盆区域(腹股沟、腰部)长期疼痛不适为主,伴有排尿异常(尿频、尿急、尿不尽等)。
4. 无症状性前列腺炎:无主观症状,常在检查其他问题时发现前列腺液或活检中有炎症证据。
主要症状: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尿不尽)、骨盆区域疼痛或不适等。
一、 什么是前列腺小体外泄蛋白(PSEP)?
简单来说,PSEP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它天然存在于健康男性的前列腺液中,是前列腺功能正常的标志之一。当前列腺发生炎症,尤其是腺管结构因炎症受损时,就会大量泄漏到尿液或前列腺液中!因此,检测PSEP的水平,能直接、灵敏地反映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的损伤状况,也就是前列腺是否存在炎症以及炎症的严重程度。
二、 为什么PSEP检测对患者如此重要?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点,传统方法存在局限:
1. 症状不特异:尿频、尿急、尿痛、盆底疼痛等症状,也可能由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引起。
2. 检查有局限:
前列腺按摩液(EPS)常规: 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炎症,但无法区分炎症类型(细菌性/非细菌性),且部分患者因疼痛或无法获取有效标本。尿液培养: 是诊断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金标准,但操作复杂、耗时长、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取样前使用抗生素、病原体难培养等)。超声等影像学:炎症诊断特异性不高。
PSEP检测的优势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
1. 精准识别炎症“源头”: PSEP直接来源于前列腺腺管上皮细胞。其水平升高,强有力地指向前列腺组织本身存在炎症和损伤,排除了尿道、膀胱等其他部位炎症的干扰。
2. 高效区分炎症类型的关键帮手:
在Ⅲ型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中,即使EPS白细胞计数不高或细菌培养阴性,PSEP水平也可能显著升高。这提示存在非细菌性的前列腺腺管损伤性炎症。对于长期被诊断为“无菌性”但症状反复的患者,PSEP阳性提供了重要的炎症客观证据。在Ⅱ型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中,PSEP通常也会升高,结合细菌培养结果,能更全面地反映病情。
3. 无创或微创,患者体验佳:PSEP检测通常通过收集初始尿液(VB1)或按摩后尿液(VB3)即可完成。相比反复前列腺按摩取液,取样过程更简便、痛苦小,患者接受度高。
4. 评估疗效的“标尺”: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PSEP水平,可客观量化评估治疗是否有效减轻了前列腺腺管的炎症损伤。如果PSEP水平下降,通常意味着治疗起效,前列腺组织在修复;反之,则提示需要调整治疗方案。这比单纯依靠患者主观感觉症状减轻更为可靠。
5. 判断的参考:PSEP持续高水平可能提示炎症持续存在或腺管损伤较重,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走向和制定长期管理策略。
三、 哪些患者特别适合做PSEP检测?
长期被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如盆腔疼痛、排尿不适、性功能障碍)困扰,但常规检查(EPS、培养)未能明确诊断或分型的患者。被诊断为“无菌性前列腺炎”或“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治疗效果不佳、症状反复的患者。需要客观评估当前前列腺炎症活动程度的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治疗效果的患者。希望寻找更精准、无创的检测方法来辅助诊断的患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