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糖类抗原125升高见于哪些情况
时间:2024-12-30
点击数: 71
字体:
作者:

卵巢癌(O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而糖类抗原125(CA125)是最常用的卵巢癌标志物,特别是上皮性卵巢癌的辅助诊断,在卵巢癌的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疗效及复发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也可作为绝经后妇女良、恶性盆腔肿瘤的鉴别诊断指标。临床上用于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除了CA125外、还有人附睾蛋白4(HE4)、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等。那么,如何更好地运用它们呢?熟知每一个项目的来源、去路、生理作用与病理意义便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将项目得到最佳应用的关键。本文将介绍CA125的相关知识,内容仅供参考。

1.1 CA125来源:

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是一种大分子糖蛋白复合物,属于IgG,分子量为200KD,半衰期为4.8天。是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OVCA433)作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OC125所发现的,故而命名。主要来源于胎儿体腔上皮组织,在血清中以群体形式存在,普遍分布于胸膜、心包、腹膜、子宫内膜、生殖道和羊膜等间皮组织细胞表面,当这些部位发生恶性变或受到炎性刺激时,血清中CA125的浓度将显著升高。在正常情况下,血清CA125常处于低水平状态,其含量通常是<35U/mL,发挥润滑、抵御异物和抗感染等作用。

1.2 CA125结构:

①CA125又称粘蛋白16(MUC16),是一种由MUC16基因编码的糖蛋白,表达于卵巢上皮性肿瘤和其他各种苗勒氏管起源的病理和正常组织中,并可在血清中检测到。MUC16是一种分子量在3000-5000KD之间的跨膜粘蛋白,MUC16由三个区域组成即C端结构域、串联重复序列(TR)区域和N端结构域。

②C端结构域,是MUC16最小的部分,在跨膜结构域附近含有283个氨基酸,多项研究揭示了其致癌潜力。

③TR区域,被称为CA125,占据了MUC16的大部分,由近60个重复结构组成。没有完全相同的重复序列,但所有重复序列都在第59位和第79位含有两个保守的半胱氨酸,这被认为对维持粘蛋白结构具有关键作用。

④N端结构域,是离膜最远的结构域,由12068个氨基酸组成,具有丰富的糖基化潜在位点,如O-链糖基化和N-链糖基化。

1.3 CA125相关应用:
CA125升高常见于卵巢癌患者,也可见于子宫内膜癌、乳房癌、胃肠道癌和其它恶性肿瘤,还可见于多种妇科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内膜病、宫颈炎及子宫肌瘤等。轻度升高可见于妊娠早期、月经期和其它良性疾病,如急、慢性胰腺炎、胃肠道疾病、肾功能衰竭、自身免疫病等。明显升高可见于上皮性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以及肝炎、肝硬化。

                                                    2.png 

2. 糖类抗原125(CA125)在卵巢癌中的应

2.1 CA125与卵巢癌

①用于卵巢癌筛查与早期检测:

对于有特殊遗传基因突变或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考虑用血清CA125结合阴道超声检测以早期发现卵巢癌。

②用于卵巢癌辅助诊断:

CA125是监测卵巢癌最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之一,灵敏度较高,但特异度欠佳。卵巢癌CA125升高是由于恶变的卵巢上皮获得了分泌CA125的能力,大量的癌细胞产生了过多的CA125。研究表明,CA125在大多数病理类型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升高,但在其他类型卵巢癌中不升高。

③用于卵巢癌预后评估:

血清CA125是判断卵巢癌预后的因素之一,无论手术前还是手术后,血清CA125持续升高提示预后不良。CA125水平如降至原来水平的1/10,表明病情转归良好。术后CA125血清水平>65U/mL的患者术后生存率较差。

④疗效和复发监测:

血清CA125连续检测可用于卵巢癌化疗的疗效监测,一般在化疗前2周内检测一次,化疗期间2-4周检测一次。监测期间CA125持续升高提示疾病进展或疗效不佳。治疗前有血清CA125升高者,治疗后可用CA125进行随访监测。一般在治疗后2年内,宜每2-4个月检测一次,3-5年内每3-6个月检测一次。

 

3. 糖类抗原125(CA125)在其他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3.1 CA125与乳腺癌:
未经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血清和唾液中CA125水平高于正常人以及治疗以后的乳腺癌患者。CA125在乳腺癌中有较高表达,但单独应用时敏感性低,多数情况下仍与 CA153、CA199、CEA、VEGF和TSGF等联合应用,以提高敏感性。

3.2 CA125与胰腺癌:

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的升高主要是由于胰腺组织慢性炎症的发生和外分泌功能的失去,胰腺细胞坏死后,胞内CA125释放入血导致的。研究表明,患有糖尿病的胰腺癌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无糖尿病者,且随着糖尿病病程增加,血清CA125水平升高。

3.3 CA125与胃癌、结直肠癌:

血清CA125在胃癌、结直肠癌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有研究表明,血清CA125升高与腹膜转移相关,还可用作检测胃癌复发的指标。结直肠癌患者腹腔液中的CA125水平升高,说明患者病情可能已发展到进展期或已发生转移。

 

4. 糖类抗原125(CA125)在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4.1 CA125与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主要是由于子宫内容侵入肌层导致的良性病变,临床较为常见,好见于经产妇40-50岁女性。相关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症治疗前血清CA125高于治疗后水平。血清CA125测定在子宫腺肌症和子宫肌瘤患者临床鉴别诊断中具有良好导向,可作为临床鉴别重要指标。

4.2 CA125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脱落后种植在腹腔上,导致腹膜受损,CA125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加快疾病进展。测定腹腔液中CA125发现,病灶活跃型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值高于病灶陈旧型或静止型;当病灶钙化、坏死或激化后,CA125值也会逐渐趋于正常,提示腹腔液CA125测定值与病灶活性有关。

4.3 CA125与胎盘早剥:

有研究表明,CA125>39 U/mL可作为预测胎盘早剥的有效指标。孕期母体血清中的CA125主要来源于蜕膜组织,胎盘早剥时底蜕膜出血,蜕膜细胞破坏,其内的CA125被释放而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从而使母体血清CA125水平升高,胎盘剥离面积越大,其内释放的CA125也就越多,因此CA125还是蜕膜胎盘受损的标志。

4.4 CA125与其他:

血清CA125在某些其他良性疾病如慢性盆腔炎、腹膜炎、卵巢囊肿、胰腺炎、肝炎、肝硬化、急性心衰、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中也可有不同程度地升高。如CA125是可以作为肝脏损伤和腹腔积液生成情况评判的一个敏感而可靠的实验室指标。如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干燥综合征、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可出现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可能是此类患者多伴有浆膜间皮细胞组织损害,各种刺激 (如炎性、压力升高) 会导致CA125大量分泌。

 

5. 糖类抗原125(CA125)生理状态下的变化

5.1 月经期:

健康女性月经期间,也可能会出现CA125升高,可能是由于经血逆流,腹膜被刺激或由于子宫内膜血窦开放,内膜表面的CA125进入血液而导致。

5.2 妊娠期:

妊娠期间,蜕膜细胞及羊膜细胞是血清CA125的重要来源。研究指出,妊娠期血清 CA125水平会出现生理性升高且早孕期最高,并与BUN及Glu呈正相关;在妊娠35-60d达到峰值,在妊娠3个月后开始逐渐下降;而在妊娠中、晚期,羊水中CA125含量较高,而血清中含量较低。妊娠早期若由于绒毛侵入不足、胎盘形成不良,蜕膜细胞受损,可导致更多的CA125进入母体血液循环。

5.3 分娩或剖宫产后:

分娩后或剖宫产后,CA125也会出现一过性升高,这与月经期CA125升高原因相似。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