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女性,左侧肩甲下肿物
图1:冰冻切片见大量变性粉染的胶原或弹力纤维组织,细胞无异型,周边可见掺杂穿插成熟脂肪组织。
图2:常规病理切片仍可见大量变性的弹力纤维或胶原组织,间质散在肌纤维母细胞,弹力纤维束呈淡嗜红色,粗纤维状、偶见串珠状、颗粒状或圈绒样小球状。
图3:弹力纤维染色可清晰显示出弹力纤维呈黑色的细长条状、粗纤维状、串珠状、锯齿状、小花瓣状、颗粒状或圈绒样小球状。
图4:弹力纤维染色弹力纤维呈黑色的细长条状、串珠状、锯齿状、小花瓣状、颗粒状或圈绒样小球状。
病理诊断:(左侧肩甲下肿物)结合特染结果,符合弹力纤维瘤。
弹力纤维瘤(elastofibroma)是一种境界不清的弹力纤维瘤样病变,由粗而不规则的弹力纤维束组成,基质呈无定形嗜伊红色,内含胶原纤维和少量的纤维母细胞。60~70岁中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肩胛下区,在前锯肌、背阔肌和菱形肌的深层,与后胸壁紧密粘连,大多为单侧,也可双侧发生。女性多见。多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皮下深部的孤立性肿块,少数表现为局部隐痛或酸胀感,部分病例出现肩胛区疼痛或活动受限。
病理大体特征:肿块境界不清,质韧,灰白色纤维组织样,可夹杂脂肪组织,直径约2~15cm。
病理组织学特征:由退变程度不等的弹力纤维组成,弹力纤维在HE染色下呈淡红色,粗纤维状、串珠状、锯齿状、小花瓣状、颗粒状或圈绒状。基质呈无定形嗜伊红色,内含交织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和少量的纤维母细胞。病变可见多少不等、散在分布或岛屿状分布的成熟脂肪组织,间质为薄壁血管。弹力纤维染色可清晰显示出弹力纤维呈深紫色或黑色的细长条状、粗纤维状、串珠状、锯齿状、小花瓣状、颗粒状或圈绒样小球状。
免疫组化:梭形细胞主要表达vimentin,并可表达CD34、但通常不表达α-SMA和desmin,或仅局灶表达。弹力纤维可表达弹性蛋白(elastin)和弹性蛋白原(tropoelastin)。
预后:手术切除大部分可治愈,罕见复发。
附加:免责声明: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 得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