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动态
二期梅毒你知道多少?
时间:2024-7-31
点击数: 37
字体:
作者: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病例,一个十几岁的小伙子因手脚出现红色丘疹来我科就诊,如下图,大家可以考虑看看到底是什么疾病呢,湿疹、皮炎还是蚊虫叮咬?

经过我科李主任的详细问诊,得知该患者近期存在高危性行为史,李主任与其沟通后,建议行梅毒两项检查,最后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二期梅毒,那么接下来带大家看看二期梅毒如何预防、诊断、治疗措施以及传播途径。


什么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P)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死产、流产、早产和胎传梅毒。


认识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是厌氧微生物,离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日光、肥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但其耐寒力强,4℃可存活3天,-78℃保存数年仍具有传染性。梅毒螺旋体对皮肤、主动脉、眼、胎盘、脐带等富含黏多糖的组织有较高的亲和力。特异性抗体(即抗TP抗体)对机体无保护作用,在血清中可长期甚至终生存在。


梅毒的传播途径

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患者的皮损、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均有梅毒螺旋体存在。


1.性接触传染 约95%患者通过性接触由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传染。未治疗患者在感染后1-2年内具有强传染性,随着病期延长,传染性越来越小,感染4年以上患者基本无传染性。


2.垂直传播 妊娠4个月后,TP可通过胎盘及脐静脉由母体传染给胎儿,可引起死产、流产、早产或胎传梅毒,其传染性随病期延长而逐渐减弱,分娩过程中新生儿通过产道时也可于头部、肩部擦伤处发生接触性感染。


3.其他途径 冷藏3天以内的梅毒患者血液仍具有传染性,输入此种血液可发生感染;少数患者可经医源性途径、接吻、握手、哺乳或接触污染衣物、用具而感染。


二期梅毒有哪些典型症状?

1.前驱症状

二期梅毒发生之前,常出现全身性症状,初期硬结发生后3~4周,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寒、心悸、食欲差、恶心、呕吐、乏力、肌痛、骨痛、关节痛、偶有低热

等,尤多见于贫血°女性患者,而身体强健者多不出现前驱症状。

2.梅毒疹

皮损通常缺乏特异性,可覆盖全身皮肤和黏膜,甚至是手掌和脚底,梅毒瘆可表现为红色或红褐色丘痊、斑丘瘆、斑块等,可类似于各种皮肤病°损害。

通常不会发痒或仅有轻微瘙痒°。有的皮肤黏膜上出现脱屑、结痂,脓疱、溃疡,溃疡可能发生在口腔、咽喉或生殖器。皮损内含大量TP,传染性强。

高危性行为后,出现生殖器部位皮肤黏膜损害,即到医院就诊,详细采集病史和体检,完善实验室检查后可做出诊断,同时警惕由高危性行为无皮损或其他部位有皮损的情况。


如何预防?

合理正确使用安全套,保持单一的、相互忠诚的性伴侣,拒绝高危性行为史。使用合格的血液制品,拒绝吸毒,不共用注射针具。


二期梅毒去哪个科室就诊?

患者只要出现皮肤黏膜的损害,首诊科室为皮肤性病科。对于住院的患者,先常规进行感染疾病筛查,发现梅毒°血清学阳性的患者,应由皮肤性病科会诊。此外,如果患者损害已经累及到心血管、神经系统、骨关节等 目要分别请相关的专业科室就诊;及早发现、足量足疗程治疗。治疗后足够时问随访。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免责声明:

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