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安全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血细胞单采是一项相对安全的成熟技术,但仍需注意:
常见、轻微、短暂的反应:
枸橼酸盐反应(多见): 抗凝剂枸橼酸钠可能暂时结合血液中的钙离子,引起口周/手指发麻、肌肉抽搐、心慌。可通过口服钙剂、减慢血流速度、静脉补钙缓解。
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穿刺疼痛或紧张可能导致头晕、出汗、恶心。休息、安慰、必要时处理。
穿刺部位血肿/疼痛。
较少见但需重视的风险:
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可极大避免。
过敏反应: 主要见于血浆置换时输入外源性血浆或白蛋白(可提前预防用药)。
出血倾向: 主要与抗凝剂使用或患者本身血小板功能/数量有关(操作中会监测)。
电解质紊乱(如低钙)。
患者配合要点:
提前沟通: 告知医生过敏史、用药史(尤其抗凝药)、是否怀孕哺乳。
治疗前: 正常饮食(避免过饱过饥),充足饮水(利于建立静脉通路和维持血容量)。
治疗中: 放松心情,及时告知护士任何不适(如发麻、心慌、发冷、胸闷等)。
保暖: 尤其手脚,可带暖水袋,缓解枸橼酸盐反应和回输液体带来的凉意。
治疗后: 按医嘱复查,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肿胀。
五、 重要认知:单采是“治标”还是“治本”?
“治标”利器: 单采术的效果通常是快速而显著的,能迅速解除高细胞负荷或有害物质带来的急性威胁(救命!) 或 严重症状(如高粘滞、血栓/出血高危状态)。
非“治本”之策: 它不能根除导致细胞异常增多或产生有害物质的根本病因(如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关键配合: 单采后,患者必须接受针对原发病的规范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抑制剂等),才能获得长期控制或治愈。单采术是重要的桥梁治疗和辅助治疗。
血液科医生总结
血细胞单采术是现代血液病治疗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减法艺术”。它利用物理分离原理,精准、高效地为血液“减负排毒”,尤其在处理高白细胞危象、PV/ET紧急降细胞、等场景中发挥着起死回生的作用。虽然过程相对安全,但需在有经验的血液科中心由专业团队操作。
当医生建议您进行血细胞单采时,意味着这项技术可能是您当前战胜疾病关键一步的重要助力。理解其原理、配合治疗、信任医护团队,共同为您的血液健康护航!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