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练背景:以练为战,守护生命“黄金四分钟”
为全面提升医护人员对心脏骤停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多学科协作机制,由神经内科一、五、消化病区护理部发起的与三个医疗团队共同组织了一场“心肺复苏应急演练”。本次演练聚焦“快速反应、精准施救、团队协作”三大核心目标,特邀脑科中心王俊珺院长、东区护理部李焕丽主任、急诊科黄攀主任、神经内科一病区王本孝主任及消化科杜亮主任组成专家团进行现场点评,旨在通过实战模拟优化急救流程,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演练现场:全流程实战
场景:病房突发心脏骤停
· 模拟病例:一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
· 关键操作:
快速响应:责任护士在巡视中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应急系统,呼叫支援并开始生命支持(CPR)。
团队协作:急救小组携抢救车、除颤仪火速抵达,主诊医生开放气道并指挥分工:护士A持续胸外按压,护士B连接心电监护(图一)建立静脉通路、并联系ICU急会诊插管等,医生评估心律后实施电除颤(200J)
多学科衔接:模拟患者恢复自主心律后,与ICU团队无缝对接,完成转运及后续治疗预案。
三、专家点评:精准把脉,赋能提升
1. 李焕丽主任(护理部)
“患者心跳骤停有可能是气道堵塞导致,抢救时应该准备吸痰设备。护士团队操作规范、配合默契,下一步需加强低年资医护人员的夜间应急能力培训。”
2. 黄攀主任(急诊科)
黄主任从急诊专业角度出发,手把手指导规范操作手法。“从呼救到首轮CPR仅用时45秒,符合‘黄金四分钟’要求!。”
3.王本孝主任(神经内科一病区)
“突发抢救易引发同病房患者及家属恐慌,及时疏散可维护现场秩序并减轻心理压力”
4. 杜亮主任(消化科)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经常突发心脏呼吸骤停,此次跨科室协作演练意义非凡,经验值得推广,未来可探索更多联合演练模式。”
5. 王俊珺院长(脑科中心)
此次演练是非常有意义的,三楼神经内科一、五、消化病区是多学科共用护理单元,危急重症患者多,本次演练将专科特色与急救技术深度融合,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唯有通过持之以恒的演练与学习,才能在真正的危急关头做到镇定自若、分秒必争,为患者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四、演练成效:以评促改,筑牢防线
· 提升技能:全员通过CPR操作考核,按压合格率达98%。
· 优化流程:发现流程漏洞(如演练人员紧张、物资到位不及时等),已纳入整改清单。
· 强化协作:跨科室响应时间缩短20%,为复杂病例救治奠定基础。
五、未来计划:常态演练,延伸科普
1. 定时开展演练:开展夜间、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突击演练,覆盖全病区医护及后勤人员。
2. 学术深耕:依托脑科中心平台,举办缺血性卒中与心脏骤停联合救治研讨会。
生命至上,分秒必争! 神经内科一、五、消化病区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持续精进急救能力,筑牢医疗安全屏障,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医疗服务。
【特别鸣谢】
脑科中心、急诊科、消化科、护理部对本次演练的全程指导与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