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由脑部多巴胺神经元受到损伤而引起运动障碍等各种症状。尽管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但很多患者最终会因为药物效果减弱或不耐受而需要寻求其它的治疗方法。脑深部刺激器(DBS)手术治疗是一种在国外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但在国内,由于对这种技术的了解不足,存在着一些常见的误区。
误区1:认为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时才考虑手术
国内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通常在病程晚期才考虑手术问题,这可能与医疗水平和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有关。然而,在发达国家,DBS手术已经成为治疗帕金森病及其它一些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常规手段之一,并不要求患者病情特别严重。当药物治疗不能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误区2:认为脑部手术风险大
脑深部刺激器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电极精确地植入到脑部的特定区域内,能够在最小化脑部损伤的同时有效地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过程中采用神经系统手术机器人导航进行立体定位,靶点误差范围很小,手术过程精确可靠。因此,相较于传统功能神经外科手术风险要小很多。
误区3:认为老年人不能耐受这种手术
由于DBS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创伤较小,并没有对患者年龄等身体条件有过多的要求。实际上,年龄并不是决定手术是否适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误区4:认为细胞刀比DBS更好
细胞刀是一种毁损性治疗方法,而DBS是一种微创手术。目前主流的治疗方式是采用脑深部刺激术,这种手术无论是在安全性、有效性还是长期效果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毁损性手术。
误区5:认为脑深部刺激器的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毁损性手术相比,脑深部刺激器手术虽然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但是可以显著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统计发现,约有9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接受DBS手术后症状得到显著或比较显著的缓解。对于一些症状不太明显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刺激器参数和药物治疗来更好地缓解症状。
误区六:手术费用昂贵,负担不起。
帕金森病脑深部核团刺激术(DBS)本身手术费用不贵,昂贵的是设备的价格,大约30万左右。但我们本地医保手术和设备均处于医保支付范围(报销比例80%左右)。术后调控目前在我院是免费进行。
总的来说,由于DBS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操作难度较大的手术,很多患者对此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和担忧。因此,在选择进行DBS手术治疗前,患者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治疗方式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风险,积极与医生沟通,并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缓解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