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又称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杜氏肌营养不良,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病。以下是对DMD的详细解答:
• 发病原因:DMD由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基因)突变所致。DMD基因编码的抗肌萎缩蛋白是稳定肌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患者因肌肉中缺少该蛋白,导致肌肉自出生后便不断被破坏和萎缩。
• 发病率:DMD主要发生于男孩,全球平均每3500个新生男婴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女性多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发病者罕见。
• 临床表现:
• 患儿出生后婴儿期活动如抬头、坐姿等均正常,通常在3~5岁开始逐渐出现行走困难,动作笨拙,易跌倒,走路摇摇晃晃,登楼梯或由坐、卧位起立困难。
• 随着病变进展,臀中肌无力导致行走时呈特殊的鸭步,患儿从仰卧位起立时需先翻转为俯卧,再以双手支持足面和下肢缓慢地站立(Gowers征)。
• 患儿早期即有双侧腓肠肌因脂肪和结缔组织增生发生假性肥大,而骨盆和大腿肌肉逐渐进行性肌萎缩,腓肠肌与其他部位肌萎缩对比鲜明。
• 肩带肌肉萎缩后,举臂时肩胛骨内侧远离胸壁,形成翼状肩胛。脊柱肌肉萎缩可导致脊柱弯曲畸形。疾病后期可发生肌肉挛缩,造成膝、腕或肘关节屈曲畸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一般在12岁前失去独立行走能力,常年与轮椅为伴,20岁前可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亡。
• 部分患者表现为行为异常、学习困难,30%患者有智力障碍。
•康复治疗方法:
• 康复治疗:应在规范的神经肌肉病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帮助关节被动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功能,预防关节挛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成长阶段,采用不同类型的康复治疗。
• 疾病预后:DMD预后差,不仅会导致肌肉运动障碍,还会引起脊柱侧凸、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等多系统疾病,大部分患者于成年早期死于呼吸和循环衰竭。
综上所述,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需要及早诊断、治疗和康复干预。
···THE END···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