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特色项目
血小板聚集分析
时间:2023-3-24
点击数: 5315
字体:
作者:

血小板(PL)聚集功能分析

PL检测是指直接对全血中血小板在加入诱聚剂前后血小板聚集过程连续监测获得对血小板功能判断。

血小板聚集功能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性疾病(心肌梗死、脑梗),妊高症, 口服避孕药,高脂血症,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人工心脏和瓣膜移植术等。 

血小板聚集率降低:见于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含部分中药、保健品)后、血栓疾病发生后的某些阶段,手术后、出血性疾病等。

临床意义:

1.指导血栓性疾病临床用药,疗效评价。大量临床研究均证实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存在反应多样性,即按照现有的不考虑个体差异“标准化”用药方式,约有30%患者用药无效(俗称“抵抗”),而又有约10%的患者发生出血(药效过量)。因此,为了考虑患者的个体化差异,确保抗血小板治疗疗效,临床对服药患者及时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用药种类和剂量是很有必要的;

2.心梗、脑梗等血栓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第一和关键”的因素,大量临床研究证实血栓发生于血小板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因此,临床需要和普及血小板功能检测为主的血栓风险防控措施,方能更加直接有效地提示血栓风险;

3.血运重建围术期检查,排除隐患。血小板功能缺陷症或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时,若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偏低,则应考虑术中有出血风险,从而排除术中出血和术后再血栓。

4.常见疾病定期检测,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肾病综合征、脑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压等也应做到定期检测血小板功能。

标本采集:枸橼酸钠抗凝管(蓝帽管)2ml

检测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检测,当日出报告

咨询电话:3972936,18298095801

联系人: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