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医院看病,内科、外科还是介入?
人活一世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介入医学已成为继内科、外科之后发展起来的三大临床学科之一,介入治疗以其微创、精准、安全、高效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DSA、CT、超声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介入治疗主要分为血管介入治疗和非血管介入治疗,讲究通、堵、修、注、取、融。
通,是指对体内各种管腔,如血管、消化管、胆管、气管、输卵管等,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狭窄、闭塞,进行开通和恢复管腔通畅的技术(如球囊扩张术、支架术等)。以心梗、脑梗为例,血管堵住了,需要及时将血管开通症状就能有所好转,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大脑。
堵,与通相反。是对体内各种异常管腔(如破裂的血管、动脉瘤、肿瘤血管、食管-气管瘘等)实施封堵、闭塞的技术;以颅内动脉瘤和肾出血为例,血管破裂出血,需将出血部位堵住。
修,是对人体各种异常管腔,不能进行开通和封堵或者开通封堵无效的腔道进行修复,如主动夹层、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冠状动脉斑块旋磨、准分子激光动脉血管消蚀术等。
注,是将各种药物精准注入病变组织内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如肝脏肿瘤内的化疗药物注入、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术。
取,是指经皮穿刺病变组织活检,经皮对体内异常积液、积脓引流,以及对病变和异物经皮取出的技术。如经皮肺、肾肿瘤穿刺活检术,肝囊肿穿刺引流术。
融,是将人体内病变的组织或者器官进行消融,将病变组织或器官的细胞烧死或者冻死,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如肝癌微波射频消融术、甲状腺微波射频消融术、下肢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
介入治疗的优势在于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快、可重复性强等,它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穷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
1、微创性
介入治疗手术只需要局部麻醉,比如肝癌的化疗栓塞,只需要在大腿根部局部麻醉,局部切开2毫米左右的皮肤切口,插入一根很细的导管,在血管内插到肝脏,局部注射药物,结束后拔出导管,局部包扎,创伤很小,整个治疗过程患者清醒,医生一边和患者交流一边就把手术做完。
2、疗效高、见效快
介入治疗效果明显,优势治疗效果立竿见影。比如出血的栓塞治疗,术后患者的出血立即就可以停止,术前患者出现血压下降等情况立刻就可以纠正。比如食管狭窄的治疗,术后患者马上就可以喝水,进食阻挡感立刻就可以纠正。比如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一次就可以治愈,并且创伤非常小,不用开刀就可以治疗肿瘤。
3、定位准确
由于介入治疗所有操作均在影像设备引导下进行,可插管至病灶局部进行治疗。
4、可重复性强
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
5.解决很多难题:
介入治疗的发展为临床解决了很多难题,使原先不能手术或手术难度很大的疾病得到了简单有效的治疗。比如颈动脉海绵窦瘘,介入应用之前需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手术难度大,而介入治疗非常简单的就可以给予治疗,采用球囊栓塞术创伤很小,效果立竿见影。比如胆管癌,临床上往往引起梗阻性黄疸,外科手术往往切除范围很大,或因为侵犯范围广而不能手术,而介入治疗采用很简单的经皮经肝穿刺术,放入引流管或胆管支架,在此基础上再给予进一步治疗,如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就可以给予有效地治疗。比如肝癌晚期,往往因为患者身体状况差不能接受外科手术,其他治疗效果不好,而采用介入治疗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减轻临场症状,延长生存时间,介入治疗过很多不能手术切除的肝癌病人,可以生存很长时间。
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
一般介入术后1天,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当天就可以进饮食,患者不必在床上静卧很多天,减少在床上大小便时间,从而减少患者及家属很多不便。在一次性治疗不彻底或病灶复发时可经同样的途径多次进行治疗以加强疗效。
介入治疗范围非常广泛,介入开展介入诊疗项目:
诊疗范围
部 位 | 疾 病 | 介入治疗方法术式(手术名称) |
全身各部位 | 动脉、静脉造影 | 经皮穿刺动、静脉造影术诊断疾病 |
全身各部位 | 活检 | CT /B超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获取病理诊断 |
全身各部位 | 大出血 | 经皮靶动脉栓塞止血术急症止血 |
全身各部位 | 恶性肿瘤 | CT导引下放射性I125粒子植入术 |
全身各部位 | 良、恶性肿瘤 | CT /B超导引下氩氦刀消融术 |
全身各部位 | 良、恶性肿瘤 | CT /B超导引下射频消融术 |
头颈部疾病 | 脑动脉瘤 | 经皮动脉瘤弹簧圈/支架栓塞术 |
颅内动脉狭窄 | 经皮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 |
颅内静脉窦血栓 | 经皮颅内动/静脉导管溶栓术 | |
颈动脉狭窄 | 经皮动脉球囊扩张或支架成形术 | |
急性脑梗塞 | 经皮动脉导管溶栓术 | |
脑血管畸形 | 经皮供血动脉栓塞术 | |
头面部血管畸形 | 经皮动脉畸形血管团栓塞术或经皮穿刺硬化术 | |
良性富血性肿瘤 | 经皮供血动脉栓塞或硬化栓塞术 | |
恶性肿瘤 | 经皮颈内、外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 |
甲状腺囊肿 | CT//B超导引下硬化术 | |
顽固性鼻面部出血 | 经皮供血动脉栓塞术 | |
顽固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 经皮穿刺动脉栓塞术 | |
胸部疾病 |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 经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或栓塞术 |
肺大疱 | 经皮穿刺肺大疱固化术 | |
肺段隔离症 | 经皮供血动脉栓塞术 | |
气管或主支气管狭窄 | 经口咽气管支架成形术 | |
大咯血 (支扩、肿瘤等) | 经动脉栓塞止血术 | |
肺动静脉畸形 | 经动脉畸形血管团栓塞术 | |
乳腺或纵膈肿瘤 | 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 |
气胸 | 经皮穿刺引流术/胸膜腔固化术 | |
肺大疱 | 经皮穿刺固化术 | |
胸腔积液 | 经皮穿刺引流术 | |
肺囊肿 | CT导引下硬化术 | |
肺脓肿 | 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 | |
肺段隔离症 | 经皮穿刺动脉栓塞术 | |
肝胆病变 | 原发性肝癌 |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经皮穿刺消融术 |
肝脏转移性肿瘤 | 经皮动脉药盒置入术 | |
肝海绵状血管瘤 | 经肝动脉硬化栓塞术 | |
恶性胆道梗阻 | 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胆道支架成形术 | |
良性胆道病变 | 经皮经肝胆道内/外引流术/残留结取出术 | |
肝囊肿 | CT/B超导引下硬化术 | |
肝脓肿 | 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 | |
胃肠道病变 | 消化道(食道、胃肠)良/恶性狭窄 | 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
消化道出血 | 经动脉栓塞止血术 | |
消化道恶性肿瘤 | 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 |
溃疡性结肠炎 | 经动脉药物灌注术 | |
肠瘘 | 经瘘道引流及医用臭氧冲洗术 | |
食道梗阻 | 经皮穿刺胃造瘘术 | |
肠梗阻 | 经鼻或经肛球囊导管引流减压或支架植入术 | |
腹部脓肿 | CT/B超导引下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 | |
腹部囊肿 | CT/B超导引下经皮穿刺囊肿硬化术 | |
胰腺和脾脏疾病 | 胰腺癌 | 经动脉化疗栓塞或左锁骨下动脉药盒置入术 |
急性胰腺炎 | 经皮穿刺引流术 经动脉药物灌注术 | |
脾功能亢进和相关疾病 | 部份性脾栓塞术 | |
脾动脉瘤 | 经皮动脉栓塞或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 |
脾破裂(闭合性) | 经皮动脉栓塞止血术 | |
门脉高压症(分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术式) | 1、经皮下腔静脉或肝静脉球囊成形术 | |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 肾及肾上腺良恶性肿瘤 | 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
肾血管性病变 高血压(肾动脉狭窄) | 1. 经肾动脉畸形血管栓塞术 2. 肾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 |
妇科恶性肿瘤 | 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左锁骨下动脉药盒置入术 | |
子宫肌瘤 | 经子宫动脉硬化栓塞术 | |
子宫腺肌症/腺肌瘤 | 经子宫动脉硬化栓塞术 | |
宫外孕 | 1、经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术 2、经阴药物灌注术 | |
不孕症(输卵管不通) | 经阴子宫输卵管导丝再通术 | |
胎滞留/胎盘植入等大出血 | 经子宫动脉药物灌注栓塞术 | |
盆腔囊性病变 | 经皮穿刺引流固化术 | |
精索静脉曲张 | 精索静脉栓塞术 | |
盆腔淤血综合征 | 卵巢静脉栓塞术 | |
肾上腺囊肿 | CT/B超导引下硬化术 | |
肾囊肿 | CT/B超导引下硬化术 | |
肾脓肿 | 经皮穿刺脓肿引流术 | |
尿毒症 | 颈静脉永久性血液透析管植入术 | |
血管病变 | 胸、腹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夹层和假性动脉瘤) | 大动脉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
动脉狭窄或闭塞 | 经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溶栓、碎栓或抽吸术 | |
深静脉血栓形成 | 经导管接触溶栓术 1.静脉滤器置放术 | |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 静脉曲张 | 经导管接触溶栓术 经动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静脉曲张射频消融术 静脉曲张泡沫硬化术 | |
上、下腔静脉压迫阻塞综合征 | 静脉球囊或支架成形术 | |
骨/软组织病变
| 股骨头坏死 | 经皮动脉药物灌注术 |
椎间盘突出 | 经皮椎间盘钳取+臭氧注射消融术 | |
骨恶性肿瘤 | 经动脉化疗灌注或化疗栓塞术 | |
良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 经皮穿刺骨水泥硬化术 | |
骨转移瘤 | 经皮穿刺骨水泥硬化术 |
蓬勃发展的介入医学,以微创的特色扬名医学界,已经和内科、外科并称齐名。虽然介入学科像内外科一样,不可能无所不能、但没有介入医学也是万万不能的,介入医学作为精准医学的主力军之一,已成为医学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不可能包治百病,但微创介入在诊疗疾病中,尽可能保护人体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让人“原装”地生活。如此神奇的学科对国民医疗举足轻重,并将在未来继续造福百姓,今后去医院看病,你该知道内科、外科、介入科这三大临床科室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