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健康科普
如何定义ADHD?
时间:2022-3-21
点击数: 828
字体:
来源:赵乐

如何定义ADHD

在电视、杂志、报纸及成千上万的日常谈话中,总是在争论到底是在儿童正常活动范畴中隐藏有ADHD样行为,还是已经成了一个需要治疗的疾病。关键是在哪里、怎样来划一条清楚的界限将二者区分开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复杂诊断技术的出现,给研究者提供了更多关于累及ADHD儿童精细的脑活动过程的信息,使得这个界限越来越清楚,但是尚未达到能够完全区分二者的目的。

一个世纪前,医师就注意到今天被称为ADHD的孩子的一些表现。1902年,英国的儿科医师George Still首次正式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及多动行为作为一种疾病进行了阐述,认为这些儿童的上述行为是由于生理因素,而非家长管教不严或者环境因素所致。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并命名为注意缺陷障碍。1987年,参考更多的新的研究结果后,病名修改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目前美国精神医学会将ADHD定义为“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和年龄不匹配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或)多动、冲动的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持续时间长,程度严重,显著影响了儿童日常生活”。在多数场所,包括家里和学校,ADHD儿童很难控制自己。他总是在不停地动来动去,嘴里说个不停,不能等待排队,在周围撞来撞去。时常走神,好像在幻想,不能集中精力完成事情,在记忆和学习上有困难。性格冲动有时会带来意外伤害。由于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常被贴上“坏孩子”或“行为古怪”的标签。上述问题多数在早期出现(7岁之前),随着年龄增长,这些问题没有被发现就有可能消失了。但是,如果在7岁之前,确实没有ADHD的表现,此后再出现以上行为,就应该考虑是不是有其他的问题了。医学专家已经可以清楚地识别儿童是否有ADHD。如果有下列表现,就应该考虑有ADHD:

1.和年龄不符合的注意缺陷、多动及冲动的行为。这是正常同龄儿童没有的表现。

2.这些行为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长期影响。注意:略有走神或者性格活跃,偶尔也会给生活造成小麻烦,但是没有严重到影响日常活动,可以不考虑为ADHD

3.这些行为是孩子自身固有的,不是由于缺少关注,身体伤害,药物滥用,疾病或环境的影响。鉴别这些行为是否和环境有关的方法:看这些行为是否出现在一种以上场合,例如在学校和家里都有(意思是ADHD的表现至少应出现在两种场合)。如果不是,那就是环境的原因,如家庭的压力或者在学校不适应,这样比ADHD能更好地解释孩子的行为。

对于诊断为ADHD的儿童,必须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ADHD只能通过临床症状以及这些症状带来的问题来识别。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家长、老师、精神科医师和临床医师共同合作才能做出ADHD的诊断。每个人应用自己对孩子的观察、经验和专业特长评估出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业成绩和情感状况。

ADHD分为3个亚型:注意障碍为主型、多动/冲动为主型及混合型。多动/冲动为主型的孩子表现为坐立不安,等待排队困难、不守规则;行为幼稚、不能保持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距离,常有破坏性举动和行为问题。另一方面,注意障碍为主型孩子的表现为精神涣散、容易走神、幻想、做事拖沓,也有学习困难、焦虑或抑郁,但没有多动。混合型的孩子同时具有这两种类型的症状。

这些亚型在不同年龄和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诊断。由于多动和冲动表现,多动/冲动为主型及混合型多在学龄前就被诊断。注意障碍为主型的孩子往往到了四年级或者更大年龄时才被诊断,因为这时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或者课业负担加重使得问题突出引起了大人的注意。低年级时儿童学习怎样阅读,到了四年级左右则开始通过阅读去学习知识。发生这个转变时,注意障碍为主型孩子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

多动/冲动为主型和注意障碍为主型乍看起来没有什么联系,但是他们都可以影响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影响他们和同龄人及和家人的相处。ADHD可以看作是注意力障碍在不同年龄,或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表现。


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