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新闻
急救这门课,我们每个人都不能挂科!!
时间:2024-7-31
点击数: 49
字体:
作者:急诊科
看到17岁国羽小将猝死赛场,作为急诊人真的非常心痛。

无论是羽毛球还是足球,运动员突发的、无接触倒地抽搐,几乎个个都是心脏骤停。早期高质量心肺复苏和AED除颤是急救的关键。上届欧洲杯,丹麦足球名将埃里克森在球场突发倒地,经过现场心肺复苏与即刻AED除颤,当场复跳。1100天之后,本届欧洲杯再次上场并进球。反观从张志杰倒地,从始至终现场没有心肺复苏也没有AED出现。

现场人员错过三个救命环节:

1. 第一时间去评估,拍打肩部并大声呼喊看又无反应、判断有无自主呼吸。
2.当发现无反应和自主呼吸即可初步判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开始进行急救,第一时间开始心肺复苏与AED除颤。
3. 就地复苏和除颤不要太着急移动。


什么是猝死?


猝死是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发病后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人主张定为1小时,但也有人讲发病后24小时内死亡者也归为猝死。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是冠心病,猝死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类型备受医学界重视

引发猝死的基础性疾病可分为两类: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疾病


  • 心源性疾病
    占猝死总人群的80%以上,主要包括冠心病、扩张型或肥厚型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脏方面的疾病。
 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发病机理机制为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及心室停搏。高血压、吸烟、饮酒、精神过度兴奋和紧张都可能与猝死的发生有关。猝死在出生后6个月,30~50岁为两个高峰期。

图片
  • 非心源性疾病
    20%左右的猝死患者是非心源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主要包括肺梗死、支气管哮喘、急性脑血管疾病、主动脉夹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等。


猝死为什么盯上年轻人?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态势,目前患病人数约3.3亿。

心脑血管疾病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

这主要与现代生活的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体育运动减少或过于剧烈的运动、酗酒等。

猝死高危人群往往是一些平时看似身体“健康”的中青年人,由于他们不像老年人那样重视疾病的信号,平时也很少进行用药、检查等健康维护,因此比老年人更易被猝死“垂青”。

令人惋惜的是,不少人在猝死前根本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越来越多的人疲劳作战、精神高度紧张、焦虑等。经常有人因连续数天加班、打麻将等导致过劳死,这是因为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交感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会过于疲劳或兴奋,使心脏功能紊乱,导致悲剧发生。


哪些原因容易诱发猝死?



(1)过度劳累、长期熬夜

在以往的新闻中,可以发现大部分猝死的案例都是过度劳累,超时加班引起的。

因为睡眠不足、长期熬夜容易引起压力水平增加,损伤心血管。而长期工作、过度劳累,容易引发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说熬夜和过劳都是引起猝死的一个关键原因。

(2)负面情绪

过于强烈的情绪很可能会伤害到我们的心脏,造成应激性心脏病。如果没得到及时纾解或救治,会因心功能短期急剧下降而导致心源性猝死。

(3)过度节食

很多女生会通过节食来减肥,这是不可取的。长期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心脏问题。

(4)抽烟酗酒

抽烟喝酒也是诱发猝死的一个原因。酒精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引起心血管的问题,长期饮酒还会导致心脏衰竭。

(5)气温因素

猝死也和季节有很大关系。有研究显示,极端气温的冬夏季猝死发生率要高于春秋季。这是因为冬天低温状态下,人体外围血管会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荷会增加,在心冠病的基础上,容易诱发心肌梗死等。

(6)久坐及缺乏运动

久坐及缺乏运动会引起双下肢静脉回流减慢、血流瘀滞、从而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果大的肺动脉出现栓塞,会引起顽固性休克、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


学会正确的急救--高质量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的抢救黄金四分钟
10-20秒:意识丧失
30-60秒:呼吸停止
4-6分钟: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1分钟内获得高质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90%以上
每延误1分钟,抢救成功率下降10%
大于10分钟:脑死亡几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