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了解一下蜱虫咬伤。
蜱,也称牛虱、狗豆子、草爬子,与蜘蛛是近亲,属于蛛形纲寄螨目蜱总科。蜱成虫在躯体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通称为硬蜱;无盾板者,通称为软蜱。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10mm;饱血后胀大如赤豆或蓖麻子状,大者可长达30mm。
开始叮咬时不觉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叮咬后24~48小时局部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轻者只出现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有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丘疹或水疱。局部可有软组织肿胀,创面附近区域的淋巴结肿大。时间稍久可出现坚硬的结节,抓破后形成溃疡。结节可持续数月甚至1~2年不愈。少数病例出现发热及全身红色皮疹等全身反应。
1.不少蜱可引起“蝉咬热”。蜱吸血1-2天后,患者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和呕吐,蝉离体后12-36小时症状减轻。
2.蜱可传播森林脑炎、新疆出血热、蜱媒回归热、莱姆病、Q热、北亚蜱媒立克次体病。
3.某些蜱叮咬,尤其是叮咬头部后可将睡液中的神经毒素注入体内,引起“蜱麻痹”或称“蜱瘫痪症”,表现为进展性上行性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特别多见于儿童。
1.首先要取下完整虫体,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或者口器折断在皮内引起继发性损害。
2.去除蜱后创面应 消毒处理。
1.出现高热、泛发皮疹等全身中毒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如出现蜱麻痹或者蝉咬热要及时送入监护病房抢救。
免责声明:
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