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奶奶右手被收割机"吞"了!皖北总院手足外科专家硬核"抢"回手指!
秋收季节,本是稻谷飘香、丰收在望的喜悦时刻,但农忙中的机械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惨剧——"收割机?不,是'手指粉碎机'!"
75岁的刘奶奶(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农忙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使用的收割机,突然成了"凶器"——右手食指瞬间被绞得血肉模糊!手指苍白冰凉、骨头外露,眼看着就要保不住……
家人将其急诊送到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时,刘奶奶的右手已惨不忍睹:食指粉碎性骨折、手背皮肤像破布条一样撕脱,肌腱骨头裸露,污染严重的创面让感染风险激增!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面对如此复杂的毁损伤,张文龙副主任医师及杨西洲主治医生及手足外科专家团队迅速评估:患者高龄、组织缺损严重、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风险极高,手术既要彻底清创、精准修复,又要最大限度保留手部功能。
手术室内,无影灯将术野照得通明。张文龙副主任医师和杨西洲医师默契配合,在显微器械下精细的清楚坏死组织,随后,张主任仔细测量评估创面后,从残端精心设计切取一块大小适宜的皮瓣,在保持供血完整的前提下,将其移植至虎口缺损处,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手术顺利完成。
术后,在手足外科医护团队的治疗下,刘奶奶坚持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训练,通过一段时间的的个性化康复训练,如今刘奶奶已能逐渐恢复抓握能力。“本来都以为这手要废了,没想到能恢复得这么好……”家属拉着医生的手直念叨。
“从'保命'到'保功能',我们永远多拼一步!”张文龙副主任医师表示,每年的农忙时期,科室都会接诊多例机械伤患者,已形成一套成熟的"急诊急救-显微修复-功能重建"救治体系。特别是针对高龄患者,团队会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留肢体功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