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新闻
锁骨骨折全知道
时间:2024-11-5
点击数: 142
字体:
作者:关节外科

image.png

1. 疼痛

锁骨骨折后,骨折部位会出现明显疼痛,尤其是在肩关节活动时,疼痛会进一步加剧。患者通常会采取健侧手臂托着患肢肘部,头向患侧倾斜的姿势来减轻疼痛。

2. 肿胀

骨折部位会出现肿胀,锁骨上、下窝变浅或消失。此外,骨折还会引起皮下淤血,严重时会形成皮下瘀斑。

3. 凸起畸形

骨折部位会异常凸起,在皮肤处可触摸到骨折断端,按压时能感觉到轻微骨擦音。

4. 肢体活动受限

锁骨骨折会导致上肢和肩部活动障碍,表现为肩部下垂,上臂不敢活动等。

二、锁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1. 保守治疗

保守治疗主要用于小儿青枝骨折、没有移位的成人骨折患者。小儿固定时间一般在 4~6 周左右,成人一般固定 6~8 周左右。对于骨折轻度移位患者,手法复位后也可采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通常使用“8”字绷带进行固定,这种方法操作相对简单,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小。

对于小儿锁骨骨折,由于儿童生长发育快,骨折愈合能力较成人强,愈合时间短,且儿童锁骨骨折愈合后塑形能力非常强,畸形不明显。儿童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锁骨骨折可仅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患肢,一般 3~6 周即可愈合。对于幼儿锁骨骨折以后的病人,通常需要积极的进行外固定保护 3 - 4 周左右的时间,但具体时间需根据复查的片子来决定。

对于没有明显移位的成年人锁骨骨折可以使用锁骨带或者三角巾悬吊固定 4 - 6 周即可,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定期复查锁骨骨折端,了解锁骨骨折的恢复情况。在拆除锁骨带或者三角巾之后,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

2. 手术治疗

对于骨折移位明显,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以切开内复位为主,通过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

锁骨骨折手术的指征主要看骨折端损伤的情况,如果骨折有明显的移位,并且骨折端有明显的重叠,靠手法复位无法复位,就需要手术治疗。再就是骨折端有明显的粉碎,粉碎的骨折端会有明显的移位,保守治疗往往会导致骨折延迟愈合,甚至不愈合的情况,以及畸形愈合以后影响患侧肢体的抬肩活动,这种情况也是需要手术治疗的。另外,锁骨骨折移位以后,导致臂丛神经或者锁骨上动脉的损伤,也要手术复位,以免导致神经血管损伤的加重。

锁骨骨折手术的全过程包括麻醉、术区消毒铺巾、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冲洗创面及缝合切口。首先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肩适当垫高,进行术前消毒和铺无菌巾。接着根据术前查体定位,在骨折断端处进行切开,利用复位钳复位锁骨,并临时固定。然后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钛板进行骨折内固定,并检查固定的牢靠性。最后在检查内固定无误后进行创面生理盐水冲洗,随后逐层关闭手术切口。

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克氏针内固定,它的优点是创伤比较小,切口比较小,甚至可以不用做切口,只需要做皮外侧的克氏针固定,属于微创手术范畴。但是,它的缺点是固定不牢靠,很容易导致克氏针的退针,甚至内固定物松动、失效。现在主流的治疗方案,是做锁骨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或者解剖型钢板固定。因为锁骨钢板是根据锁骨的 S 形设计的,具有很好的贴合性,固定之后也非常牢靠。唯一的缺点,就是费用略高,而且有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

三、锁骨骨折康复时间

 

锁骨骨折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取决于骨折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和患者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保守治疗的情况下,3~6 周初步愈合,完全恢复通常需要 3 个月左右。保守治疗主要采用“8”字绷带、锁骨带或三角巾悬吊固定等方法。对于小儿青枝骨折或无移位的锁骨骨折,仅用三角巾或前臂吊带悬吊患肢,3~6 周即可愈合;对于幼儿锁骨骨折,外固定保护 3 - 4 周左右,具体时间需根据复查片子决定;没有明显移位的成年人锁骨骨折使用锁骨带或者三角巾悬吊固定 4 - 6 周,在固定期间定期复查,拆除固定后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若采用手术治疗,6~8 周初步愈合,完全恢复需要 2~3 个月。手术治疗主要是切开内复位,通过钢板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手术指征包括骨折有明显移位且手法复位无法复位、骨折端有明显粉碎可能导致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以及畸形愈合影响患侧肢体抬肩活动、骨折移位导致臂丛神经或者锁骨上动脉损伤等情况。手术全过程包括麻醉、术区消毒铺巾、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冲洗创面及缝合切口。手术方法有克氏针内固定和锁骨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或解剖型钢板固定,克氏针内固定创伤小但固定不牢靠,主流方法是做锁骨的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或解剖型钢板固定,虽然费用略高且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

老年患者、存在骨质疏松或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恢复时间可能会延长。此外,锁骨骨折的恢复时间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越小、身体营养丰富骨折恢复越快,粉碎性骨折和伴有软组织或神经血管损伤、感染等情况会延长恢复时间,保守治疗若位置得当会较早达到骨折愈合,手术治疗因部分骨膜被剥离会延长愈合时间,开放性骨折、软组织挫伤较重也会导致骨折愈合延迟。

四、锁骨骨折手术风险

 

锁骨骨折手术风险一般较小,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可能会出现内固定失败、感染、伤口愈合不良、瘢痕形成等情况。

内固定失败是手术风险之一。如果固定装置未能稳定骨折,可能需要再次手术。例如文档中提到的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及补救措施,不严格遵守锁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内固定方式选择失误、手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等都可能导致内固定失败。还有锁骨骨折内固定失效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措施中提到的在重建钢板选择时过短或过长、术中处理不当、术后未进行有效的康复措施等也可能造成内固定失效。锁骨骨折术后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与对策中也指出,钢板使用、手术操作、骨折复位等因素相关,可能引起骨不连、延迟愈合、切口感染、局部肿胀等诸多并发症。

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术后可能出现感染,一般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严重感染可能需要再次手术。骨折手术感染的几率与骨折的类型有关,闭合性骨折手术时感染的几率比较低,开放性骨折感染的几率相对较大。

伤口愈合不良和瘢痕形成也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伤口愈合过程可能出现问题,如伤口破裂或长时间不愈合。所有手术都会留下瘢痕,但大多数人的瘢痕会随着时间逐渐变淡。

对于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全身多处骨折、多发伤患者,手术具有一定风险性。在麻醉和手术操作中可能造成气胸、颈部血管损伤、血气胸或大量出血等情况。麻醉是采取颈丛麻醉,在进行麻醉穿刺的时候容易造成气胸,也就是胸膜刺破,还可以造成颈部血管的损伤导致出血。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骨折端刺破胸膜或者刺破锁骨下的血管,会造成血气胸或者大量的出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如果锁骨骨折术后出现气胸,要根据气胸的量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如果是少量的气胸,可以保守治疗,活血化瘀、吸氧、卧床休息。如果是大量的气胸,要在锁骨中线第二肋间穿刺抽气,穿刺抽气并不能完全的把这些气体全部抽尽,所以都建议留置引流,引流的目的是持续的将气体进行引流,然后也可以缓解肺组织的压迫,使肺复张,使肺的功能得到恢复。

锁骨骨折术后要保持肢体的功能体位,保持局部制动,不能活动,活动会使局部骨折的骨头来回摩擦,降低愈合效果。要观察骨折处皮肤的颜色及温度及疼痛的程度,保持骨折处及患侧手臂的功能体位,保持局部制动。饮食主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五、锁骨骨折注意事项

 

1. 保持正确体位

复位和固定后,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压迫骨折部位。例如,坐位时保持挺胸、肩膀后伸的姿势,站立时将双手放在身体两侧,肘部稍微弯曲,挺胸,肩膀向后伸展。睡眠时,建议采取仰卧位,在肩膀下垫一个枕头,使肩膀保持稍微后伸的姿势,也可采取健侧卧位,脸朝向健侧,把受伤一侧的手臂放在身体前方,并在手臂下方垫一个枕头。

2. 避免剧烈运动

康复期间避免手臂上举和外展等剧烈运动,防止骨折移位或再次骨折。同时,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举重、抬高手臂、扭转动作和侧卧在受伤侧等行为。高强度、冲击性或接触性运动可能使受伤的锁骨受到更大压力,导致进一步损伤;举重会对受伤侧肩膀施加压力,影响愈合;抬高手臂和扭转动作会加大锁骨承受的压力,延缓愈合速度;侧卧在受伤侧会增加对受伤侧锁骨的压力。

3.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 X 线检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出现不适及时就医。锁骨骨折之后复查时间取决于治疗手段,若是手术钢板固定,一般一个月复查一次,看骨折愈合情况以指导关节功能康复锻炼;若是保守治疗用八字绷带固定,早期一个星期拍片复查一次,防止骨折错位,之后根据复查情况可能延后至半个月或一个月复查一次,骨折完全愈合后无需再复查。

4. 合理饮食

多食用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瘦肉等,保证营养充足。锁骨骨折患者饮食无需特别关注,保证均衡饮食即可,适当多吃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骨折早期饮食适当清淡,降低消化系统负担,利于机体功能恢复。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对呼吸道以及消化道产生刺激。

5. 积极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恢复肩关节活动能力和肌肉力量。锁骨骨折以后康复锻炼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在没有出现明显骨痂期间,一个半月内患侧肢体要悬吊于胸前,一是有利于静脉回流和肿胀消退,有利于骨折愈合,二是限制肩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受牵拉。悬吊期间,可多行五指屈伸锻炼,用握力器锻炼防止前臂肌肉萎缩。当骨折端有明显骨痂生长后,可以逐渐进行抬肩功能锻炼以及上肢的肌肉锻炼,因为长时间不抬肩容易导致肩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粘连,出现抬肩僵硬、疼痛情况。锁骨骨折后的一周内,主要进行五指的伸直握拳以及腕关节的屈伸活动;两周后,肢体疼痛肿胀减轻,主要行患侧肩关节的前屈后伸活动,活动范围以患者肢体疼痛为限,可逐步加大;三周后,增加肩关节的屈曲伸展以及外旋训练;四到六周后,外固定解除,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如内旋、内收外旋、外展运动;六周以后,主要恢复肩关节的活动度以及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肢体正常功能。康复训练时,助手固定锁骨处,进行腕关节,肘关节伸直,外展,挺胸运动,急性期不能进行前屈和内收运动,以免导致锁骨远端运动,使保守治疗的锁骨骨折发生移位或引起畸形愈合,对于锁骨钩骨折的患者还会引起明显疼痛。当局部外固定解除后,可以进行肩关节的环转运动,锁骨钩内固定后训练要注意力度。

 

免责声明:

本文仅做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