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Wan Bei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power Group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室新闻
血液内科又两例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时间:2024-7-29
点击数: 70
字体:
作者:血液科

近日皖北总院血液内科又两名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患者不了解什么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那今天就跟大家科普一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底是什么!

什么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称自体移植,是指先动员并采集患者自身足够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保存起来,待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状态良好后,再将自身的造血干细胞回输到患者体内的过程。就如同我们存钱一样,需要的时候,再取出来使用。

图片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宜人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T细胞淋巴瘤(除外ALK+间变大细胞淋巴瘤)、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以及难治淋巴瘤(包括T、B和NK/T等)多发性骨髓瘤、低危的急性白血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年龄≤65岁,体能状况好,或虽>65岁但全身体能状态评分良好的患者,经有效的诱导治疗后可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首选。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两个阶段5个步骤



第一个阶段:自体干细胞准备

1、 造血干细胞动员
所谓动员,是指通过药物将造血干细胞从患者骨髓中释放到外周血液中。在正常情况下,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中,外周血中的含量极低,所以必须经过动员才能使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外周血中。一般推荐化疗动员;对于动员不佳的患者,建议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来提高干细胞的采集数量。
2、干细胞采集
利用血细胞分离机可采集到足够量的自体干细胞。动员采集自体干细期间,由于升白细胞针的作用,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骨痛的现象;在采集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口周麻木等低钙表现以及穿刺部位出血的现象。另外,在动员采集自体干细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注意低脂饮食。
3、干细胞处理及细胞保存
采集的细胞必须先经低温保存。为了防止细胞内冰晶形成、渗透压改变、细胞结构紊乱等导致细胞损伤,需要应用冷冻保护剂,二甲基亚砜是最常用的细胞冷冻保护剂,它就像穿在自体干细胞外面的盔甲,默默保护着干细胞。而后采用-80°冰箱保存或液氮长期保存,在这种冰冻情况下,干细胞才能得到很好地保存,不用担心会把干细胞冻坏呦。

第二阶段:自体干细胞移植

4、大剂量化疗(也叫预处理)

这个阶段相当于除草阶段,一般采用超大剂量化疗将体内肿瘤细胞杀死(除草),这样不仅会杀死肿瘤细胞,也会杀死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幼苗),导致患者免疫力低,容易感染。因此,预处理过程是在无菌的移植仓里进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患者感染。

5、造血干细胞回输

冻存的造血干细胞回输前需要解冻复温,复苏解冻后的造血干细胞可直接输注回患者体内。回输通常在预处理休息1-2天后进行。预处理后,出现骨髓抑制期(稻田出现荒芜),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将会较低,这时我们将解冻患者之前采集、冻存的造血干细胞,重新回输到患者体内(播种幼苗),整个回输的过程跟输血类似,回输持续时间可能不足1个小时,也可能持续数个小时。

移植后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分化(幼苗茁壮成长),患者的血象逐渐恢复,重新建立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因为干细胞来源于患者自己,不会有排斥反应,这是自体干细胞移植的优点。

为了更好的恢复,患者需要根据医嘱定期随访复查、按时服用药物,并遵守衣食住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出院指导。有人说造血干细胞移植就是人生的一次“大考”,希望每个患者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考验、最终移植成功!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健康科普及医院新闻发布,不用于任何商业广告目的,且不提供诊疗建议,也不能替代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